学位点简介
日期:2023年08月10日 14:55作者:编辑:我院审核人:点击量:
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术硕士)和机械、材料与化工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共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重庆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始建于1984年,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获批机械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21年获批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工程学”2019年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学科瞄准交通强国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交通装备及其智能化,形成了“交通装备设计理论与方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交通装备先进制造技术”“交通建养智能装备与机器人”4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研究方向。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在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高性能特种车桥、绿色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特种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荣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0余项。
学位点现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68人,校外兼职导师36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79人,其中: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轨道车辆领域首席专家、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青年科技人才、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省部级人才18人。拥有“单轨车辆装备创新创业团队”、“交通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创新团队”、“交通建设装备专业教学团队”等10余个省部级科研、教学团队,与长安汽车、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企业、研究院所建设10余个重庆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学位点拥有城市轨道车辆系统集成与控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交通工程应用机器人重庆市工程实验室、公共交通装备设计与系统集成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教学科研条件优越,实验室使用面积7000余平米,实验仪器设备总价值5000余万元。学位点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是“一带一路”跨座式单轨系统国际标准联盟成员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组织的理事长单位,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日本琦玉工业大学等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机制。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100%,主要就业单位包括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中船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毕业生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学生占比超过15%。
一、机械工程(学术硕士)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机械工程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勇于献身机械工程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身心健康。
2.具有机械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前沿发展动态,具备较好的国际视野,熟悉机械工程领域相关规范和标准,掌握本学科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3.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较好独立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能力,可胜任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工作及科技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素养。
4.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应用该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使用外文进行科技写作的能力。
(二)学制及学习年限
1.全日制硕士生的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
2.硕士生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1.5年,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1年内完成。
3.用于从事论文工作的时间累计不应少于1年。
4.硕士生完成培养计划、满足相应毕业条件并完成毕业资格申请流程可以提前毕业,但入学注册后在校时间不应少于2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轨道交通车辆理论与设计
2.高性能基础件设计理论与方法
3.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4.机电装备智能控制与健康管理
5.交通装备智能制造技术
6.交通应用机器人设计与系统集成
二、机械 Ⅰ(专业硕士)
(一)培养目标
贯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机械工程、车辆工程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掌握所从事行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动态,具备较好的国际视野,熟悉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掌握解决本领域实际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较好独立担负工程设计、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具有团队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3.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应用该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使用外文进行科技写作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二)学制及学习年限
1.全日制硕士生的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分课程学习、实践锻炼与撰写学位论文三个阶段。
2.全日制硕士生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1.5年,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1年内完成。
3.用于从事论文工的时间累计不应少于1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不少于1年。
4.全日制硕士生完成培养计划、满足相应条件并完成申请流程可以提前毕业,但入学注册后在校时间不应少于2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机械工程
2.车辆工程
三、材料与化工Ⅱ(专业硕士)
(一)培养目标
贯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材料工程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掌握材料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动态,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熟悉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掌握解决本领域实际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较好的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3.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应用该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使用外文进行科技写作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二)学制及学习年限
1.全日制硕士生的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分课程学习、实践锻炼与撰写学位论文三个阶段。
2.全日制硕士生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1.5年,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1年内完成。
3.用于从事论文工作的时间累计不应少于1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不少于1年。
4.全日制硕士生完成培养计划、满足相应条件并完成申请流程可以提前毕业,但入学注册后在校时间不应少于2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新能源材料制备与合成
2.材料成型新工艺及模具
3.材料表面工程及其应用
4.材料连接技术及加工自动化
5.激光增材制造技术
【关闭】